【导语】会计报表是以会计账簿为主要依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全面、总括地反映会计个体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理财过程的报告文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1. 会计报表所反映…
会计报表是以会计账簿为主要依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全面、总括地反映会计个体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理财过程的报告文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 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是企业经营者了解经营情况、实施经营管理和进行经营决策必不可少的经济信息之一。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2. 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是企业的债权人和股东迫切需要了解的信息。会计报表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债权人可据以决定是否应给予公司资金融通。股东可据以决定对公司的股票买卖或对公司管理当局陈述自己对公司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方向做出判断。
3. 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是财政、税务、银行和审计部门对企业进行检查和监督的资料来源。这些部门通过企业会计报表可以了解企业贯彻财经纪律、法令、政策的情况,从而协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包括月报、季报和年报。
其中月报和季报是为了了解基本建设的投资计划、资金到位、工程进度等情况和建设贷款情况而设计的报表,包括:“建设项目资金到位情况表”、“贷款变动情况表”、“贷款台账变动情况表”、“基本建设支出预算执行情况季度报表”等;
年报主要包括“资金平衡表”、“基建投资表”、“待摊投资明细表”、“基建借款情况表”、“基建情况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6条,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报告。
根据第8条,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需要编制会计报表附注的,从其规定。
根据第7条,年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
会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
企业的会计报表必须由企业领导、总会计师、会计主管人员和制表人员签名盖章后才能报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真实性负法律责任。应向哪些单位报送会计报表,这与各单位的隶属关系、经济管理和经济监督的需要有关。
国有企业一般要向上级主管部门、开户银行、财政、税务和审计机关报送会计报表。同时应向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与企业有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会计报表。股份有限公司还应向证券交易和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提供会计报表。根据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对会计报表必须进行审计的单位应先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将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随同财务会计报告按照规定期限报送有关部门。
会计报表包括以下种类:
1、资产负债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
2、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3、现金流量表: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内,一家机构的现金的增减变动情形。
4、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5、利润分配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对实现净利润的分配或亏损弥补的会计报表,是利润表的附表。
6、股东权益增减明细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属于重要的静态报表。
7、分部报表: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按照确定的企业经营分部提供的各组成部分有关收入、资产和负债等有关信息的报表。
8、其他有关附表:与企业财政状况、利益相关的其他报表。
表内关系:
1、资产负债表的表内重要勾稽关系: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2、利润表的表内重要勾稽关系: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等于利润。
3、现金流量表的表内重要勾稽关系:流入的现金减去流出的现金,等于余下的现金。
表间关系:
1、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主要是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期未数减去期初数,等于损益表的未分配利润项。
2、资产负债表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资产负债表的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等项目的期末数减去期初数,应该等于现金流量表最后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量。
一般程序:
1、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然后计算发生额、余额;
2、根据账务数据,分摊费用、计提费用税金等;
3、结转期间损益并编制凭证,登记明细账;
4、根据凭证做科目汇总表,据以登记登记总账,然后计算总账的发生额以及余额,这个表可以根据凭证的多少决定是否分组编制,最好将银行和现金的凭证与转账凭证分开汇总,银行和现金的凭证汇总数据可以提供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数据;
5、最后根据总账的各个科目余额编制资产负债表;
6、申报税务表格
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等。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它的基本结构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现金流量表: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来源和运用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股东权益变动表:全面反映这期初、期末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不仅包括所有者权益总量的增减变动,还包括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重要结构性信息。
报表定义就是对会计报表的格式和数据来源的设定过程。会计报表的格式 多种多样,除会计制度规定的报表种类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以外,各行业、各企业还可能根据国家不同的管理机构和本企业的需要设置其 他报表,如管理费用表、主要产品成本表、流动资产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 工资计算表、制造成本表等等。
在通用会计软件中,报表系统只是为用户提供 了自定义空白格式的功能,系统生成报表时,只能按用户定义的格式生成。报表的数据是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已输人的会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汇总、计算出来的。各报表的各个空白位置的数据,是依据设定的取数公式而 形成的。
数据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账中取数从某账户中取某一时期或某一会计期间的某项数据。如通过科目代码,确 定获取某一账户的余额,借方累计发生额或贷方累计发生额等;或者从几个账 户中取数,进行会计汇总,填人报表中的某一行某一列中,如资产负债表中 存货来源于材料采购、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 本差异、委托加工材料、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生 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借贷方余额相抵后的差额填列。
二从报表中取数从报表中取数是指从已形成的当前报表或其他报表中获取数据填人某行某 列中,如合计栏是由以上的栏目数据汇总加计;资产负债表的本年利润可 以从损益表中获取。
三手工输入数计算机尚未联网时,下属单位已有报表,为了汇总或分析,需要将下属单 位的报表中数据录入计算机中,所以要手工输入。
会计上三大报表指的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1、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
2、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3、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23位用户关注
95位用户关注
52位用户关注
16位用户关注
57位用户关注
27位用户关注
36位用户关注
6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