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会计账户是指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对各种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系 统、连续的记录,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记账实体。设置账户是企业用货币量度对会计要素…
会计账户是指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对各种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系 统、连续的记录,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记账实体。设置账户是企业用货币量度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日常归类、核算和监 督的一种专门方法。企业单位的经济业务频繁而复杂,为了能系统、连续地将各 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变化情况分门别类地进行 核算和监督,还必须根据设置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账户,以便提供日常管理 所需的核算资料。
账户的分类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也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 户。另外,根据会计科目的内容分类,账户可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共 同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六类。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对各会计要素产生数量上的影响,必须设置一系 列账户,并为账户设置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如实地记录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方 向、金额及其结果。
一般来说,账户的结构应包括账户的名称、经济业务事项内容、增减金额、凭证字号。
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区别: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它是设置帐户、处理帐务的依据;帐户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会计科目是帐户的名称,帐户是按照会计科目设置的。常用的账户:现金帐户、银行存款账户、应收账款账户、应付工资账户
常用的会计科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利息、坏账准备
账户结息,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金额)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金额)
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有的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保险企业进行单独核算,不包括在财务费用)、金融机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财务人员可设置财务费用科目二级科目-利息收入来处理存款利息收入。
设置账户属于会计核算方法,按照会计学规定,设置科目和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它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
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区别是账户有自己的格式或结构,可用来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反映某种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
联系: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会计要素)的科学分类,两者设置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
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了账户的性质。
账户的分类和会计科目的分类内容一致。
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区别在于:会计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解析:会计科目与账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口经一致,性质相同,都是体现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分类;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两者区别是: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是账户的构件,本身不存在的结构;而账户则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会计科目: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
账户与会计科目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科目的设置应能保证对各会计要素做全面地反映,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中国现行的统一会计制度中均对企业设置的会计科目作出规定,以保证不同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企业应当参照会计制度中的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会计科目,但其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得违反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
区别表现在:会计科目是对会计核算对象分类的项目名称,只表明应该反映的一定经济内容,本身没有结构;会计账户却有相应的结构,能够登记经济业务引起的各个会计要素增减变化及其变化结果。
其联系表现在:会计账户是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的户头,会计科目的名称就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的性质、内容和分类,决定了账户的名称、性质、内容和分类。
39位用户关注
13位用户关注
44位用户关注
65位用户关注
14位用户关注
49位用户关注
87位用户关注
5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