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异地社保卡查询余额的方法是在社保中心自助查询,或者登录当地社保局官网查询,社会保障卡作用十分广泛,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办理养老保…
异地社保卡查询余额的方法是在社保中心自助查询,或者登录当地社保局官网查询,社会保障卡作用十分广泛,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办理养老保险事务。
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
1、社保卡可以在异地使用。新医保政策规定,医保可以全国通用。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的流程就是三句话:先备案、选定点、持卡就医。
2、2023年6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19〕33号),明确2023年底前,力争将全国85%以上三级定点医院、50%以上二级定点医院、10%以上其他定点医院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
3、基本满足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参保人员直接结算需求。随着统一的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2023年底前,基本实现符合条件的跨省异地就医患者在所有定点医院住院能直接结算。
社保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那么你知道同省异地社保卡要如何注销吗?快来看看吧!
可到银行柜台注销,操作过程:准备好资料,按流程走即可。
携带好需要的各种资料,包括有效身份证件及银行卡,前往当地银行。
到银行后挂进领取预约号,排队等候办理,和柜台人员说明销户情况,根据要求填写相关申请信息。
把银行卡给工作人员并提交相关材料,工作人员完成后银行卡即可销户,社保卡全省通用,无需重新办理。
若在省内异地工作并参加社会保险,只要本人持身份证原件及社保卡到我市原办卡银行网点进行激活,再到参保地社保局社保卡部关联参保信息即可在当地正常使用。
需要办理社保转移。
办理流程:(1)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2)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3)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4)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5)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的,中间允许有空档,可补可不补。
可以。有申请转移社保或退保两种处理方式。
1. 转移手续是需要在转入地社保局申请开具,然后凭本人身份证,养老保险本本材料在调出社保局申请即可。
2. 是这样的,医疗保险并不支持异地转移,且只能在购买地消费使用和享受报销待遇。也就是其它除种只能在本地使用。
3. 在统筹区域内可以随便办理转移关系,而在非统筹区域,转移社保中,只能转移养老保险,且只能往户口所在地社保局转入。因此,如果说你的户口是当地,是可以办理转移的。
4. 对于跨省市转移,其手续需要分别向两地社保局提出申请,且只能转移个人帐户部分,不能将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一起取走,做好心理准备。
5. 公积金可以自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两年后到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办退。
1、可以补办,带上身份证,到当地社保局去补办,因为都是一个省的,社保卡就是通过省里办的。
2、补办流程:
①参保人携带上述资料前往社保机构或社保合作银行办理补办手续即可。
②单位登录企业非ca认证系统后,在“社会保障卡业务”中的“单笔申请制卡”页面申请新的卡号后,再进入“打印制卡清单”页面打印制证清单,再连同数码相片回执、身份证复印件一起交至制卡窗口补办社会保障卡。
社保卡分为两个账户,一个医保账户,一个金融账户,医保账户除了可以线下激活,还可以通过线上激活。而金融账户则需要去对应的开户银行激活,暂未有网上激活的说法。
社保卡能否异地激活,要因政策而异,有的地区支持医保账户网上激活,也就是说异地也能激活医保账户。
而有的地区的金融账户必须本人携带身份证和社保卡到开户银行激活,不能委托他人代办,但有的银行可以让直系亲属代办。
1、异地办社保只有居住证明是办不了的。
2、社保异地认证办理需要哪些材料
(1)本人携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或社保卡(市民卡)原件及复印件办理;
(2)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的离退休人员,确需委托他人办理协助认证手续的,提供街道、居委会或公安部门的健在证明及本人、受托人的身份证或社保卡(市民卡)即可办理;
(3)台港澳居民或外国人,提供身份证明原件办理;
(4)因疾病或残疾本人不能办理的,也可按照上述办法办理,但需提交医疗机构或单位、街道有关身体状况的证明。
社会保障卡不可以异地激活,不过可以通过热线电话或者官方网站的方式激活。社会保障卡具有医疗保险结算功能和银行金融功能需要分别激活后才能使用。银行金融功能的激活本人持有效证件、社会保障卡到发卡合作银行营业网点柜台办理激活手续而且使用社会保障卡金融功能不收取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
选取社保卡承办银行的方式:
1. 个人可以自由选择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人群,也就是没有固定工作的群体,这类人员的养老和医疗保险费用由个人自主缴纳,不涉及单位缴纳,因此可以自主选择银行办理,没有限制。
2. 单位、企业选择
对于在单位、企业上班的职工,一般由单位负责办理社保卡,办理社保卡的银行通常是在单位对公开户所在银行,这样一来方便款项划转,确保每月按时代缴。
3. 社区街道选择
对于农村或者城镇的居民,社保卡由社区或街道劳动保障所统一办理,办社保卡的银行由社区街道选择,一般是农商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
1、备案,要求参保人员跨省就医之前需要在参保地的经办机构进行备案,经办机构采集必要的信息。说明备案的原因以及去哪个地区就诊或者看病,然后经办机构采集这两个关键信息后,传到国家结算系统,到相关地区和医疗机构,其他信息社保卡都有,如姓名、卡号,不需要另外采集。
2、选定点。就是说需要选择,比如选择去北京、上海看病,要到这些地方的跨省异地就医的定点医疗机构去。在选择好定点医院以后,就只能在选定的医院进行就诊或者治疗,所以在选择定点医院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核对。
3、持卡就医。完成了备案和选择了定点医疗机构,在医院持卡办理入院登记和出院结算。一定要用社会保障卡,要持卡办理入院和结算,然后该直接报销的就会直接在医保卡中报销。
个人社保全国可以异地互转。
社保随着工作地点的变动是可以转移,但并非所有险种都可以一起转。目前只能转养老保险跟医疗保险。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是不能转移的,其中跨省转移还可以转移养老账户的统筹金额,省内就只能转个人部分。
1. 医疗保险,也有个人账户,辞职后处理方法基本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在当地继续使用,但目前暂不能转移,国家已经出台了有关转移办法。
2. 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都没有个人账户,辞职后保险自动解除,但失业保险只要缴费满一年,不是个人原因造成的失业,就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3. 住房公积金,有个人账户,企业和个人缴纳的费用,全部形成个人账户总额,就如同银行的零存整取所有权属个人,辞职后只不过停止了存钱,但账户的钱还是个人的,只要符合公积金提取规定,随时可以提取,以后也可以续交,是不会作废的。
之前在异地交过社保的,可以对社保进行转移。
现在社保异地不联网,还需要自己办理转移接续手续,转移的流程是:
1. 拿着1份身份证复印件到地税局录入身份证上的地址(如果委托他人代办,要带委托人与被委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各1份)。
2. 去地税局办完,拿着身份证去社保局打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如果委托他人代办,要带委托人与被委托人的身份证原件)。
3. 执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到转入地的社保局办理转入手续。
《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1、退休后可以享受医保和养老金。
2、养老保险取出所需提交的材料:(1)、《社会养老保险一次性待遇申报表》2份;(2)、相关材料,如出国定居的需要提供出境定居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如死亡的需要提供死亡证明;(3)、参保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
3、养老保险领取条件:(1)、参保缴费的青年人员年满60周岁且缴费年限满15年及其以上的,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2)、参保缴费的中年人员,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对缴费年限规定如下:1)中年人员从开展试点之年起参保缴费且未间断,在本人年满60周岁时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本人可以选择一次性补足到15年;对没有选择补足到15年的,按个人账户实际储存额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2)中年人员在开展试点之年未参保缴费或在开展试点之年参保缴费后有间断的,在本人年满60周岁时,不允许一次性补足到15年,只能按个人账户实际储存额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
最近有朋友问到社保卡异地怎么激活,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社保卡异地激活的方法就是官网在线激活、微信公众号激活、客服电话激活。
不过,要看当地社保政策是否支持社保卡官网激活、微信公众号激活、客服电话激活。
且社保卡中的金融账户仅可以通过开户行网点激活,那么就不能异地激活。
建议大家可以先拨打社保客服电话12333和金融账户开户行客服电话咨询下,以官方说法为准。
90位用户关注
32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
31位用户关注
28位用户关注
67位用户关注
49位用户关注
73位用户关注